魅族全面屏专利现身网络 看来魅族16就是这样了

魅族全面屏专利现身网络 看来魅族16就是这样了

族15系列发布之后受到了不少老魅友的青睐,毕竟回归初心之作有点之前MX系列的影子,

而之前黄章表示魅族15只是小试牛刀,魅族16才是倾力打造的产品,那么或许魅族16就会用上魅族15没有上的全面屏甚至刘海屏了。

最近魅族申请的专利被曝光,该机十分圆润,屏幕采用了圆角全面屏,背面基本上就是延续魅族15的款,竖向双摄+环形闪光灯,

貌似有后置指纹、屏下指纹两个版本,激光对焦模块同样也在,另外该机据说还采用了类似三星的双曲面屏幕,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估计下了不少功夫,售价一定不会太低,

所以准备两个版本可以说是必须的。从网友晒出的渲染图来看,基本上就是魅族15的强化升级款,

如果说你不喜欢魅族15屏幕比例等等,那么魅族16在向你招手!





魔兽世界天赋只能选治疗60年代德鲁伊套装大解析

魔兽世界:天赋只能选治疗?60年代德鲁伊套装大解析

60年代作为唯一一个万金油职业,我们可怜的德鲁伊地位和套装一样效能低下。既不能当坦克(后期安其拉时代修改了槌击的仇恨,在外服德鲁伊的坦克地位有所提升),又不能当法师输出,绝大多数的德鲁伊只能走治疗和卖萌路线。真是苦不堪言啊,一方面德鲁伊的天赋和技能确实有很大问题,另外一方面主要还是套装真不给力。

德鲁伊PVP几乎都是野性天赋,平衡这个天赋最惨没有装备支援,总不能穿一身布甲PK。即便是野性德鲁伊,面对牧师和术士,特别是后者几乎没有还手能力。废话不多说了,直接上主题。

一、野性之心(2) 套装:+200点护甲值。(4) 套装:+26 攻击强度。 套装:提高所有法术和魔法效果所造成的伤害和治疗效果,最多15点。(6) 套装:在战斗中被击中之后有一定概率回复300点法力值或10点怒气值,或40点能量值。(8) 套装:+8 所有魔法抗性。

从T0就知道德鲁伊套装的问题所在了:什么属性都加,但是什么属性都不突出。特别逗的比如手套居然是21精神和9点智力,这手套属性估计连牧师都不想要吧。你如果想治疗,这个套装没有治疗加成。想当野德,力量和耐力加成都很低。所以小伙伴千万千万不要刷T0,真的很没意思。

PVE:D-,如果想进军MC推荐刷一套治疗布甲得了,这个套装没什么用。

PVP:D,相对于治疗,这个套装护甲还算是比较高,凑合着PVP死的不是太难看。

二、狂野之心(3) 套装:+8 所有魔法抗性。(4) 套装:在战斗中被击中之后有一定概率回复300点法力值或10点怒气值,或40点能量值。(6) 套装:提高所有法术和魔法效果所造成的伤害和治疗效果,最多15点。 套装:+26 攻击强度。(8) 套装:+200 护甲。

职业的T0.5总有一点让人眼睛一亮的感觉,德鲁伊的T0.5我居然感觉就是套垃圾。都是每个属性均衡的加了一点,唯一贴心的就是每件装备都加上了法伤。做这套装备你需要收集好T0外加几百个金币,我认为是不值得做的。但是如果你一定要玩平衡当鹌鹑的话,前期也只有这套装备可以选择。

PVE:C+,在治疗方面有不错的表现,但是依然比不上穿布甲的治疗散件。

PVP:C,全面强过了T0,但是T0.5最大的问题依然还是太均衡了,耐力力量敏捷加成过少。推荐前期还是雷暴套等盗贼的散件比较好。

三、少校的圣装/勇士的圣装(2) 套装:+40 攻击强度。(4) 套装:使你在熊形态、猎豹形态或旅行形态下的移动速度提高15%,只能在户外使用。(6) 套装:+15 耐力。

非常亮眼的PVP装备,如果德鲁伊想PVP的话,军装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是装备属性的重心从均衡转移到了偏野性天赋,野德的耐力和伤害有了一定的保证。另外一方面就是四件套移动速度比较逆天,面对物理职业增加了不少优势。当然套装也加了一点智力,PVP消耗战也不会让蓝很快见底。

PVE:D,虽然有了一点治疗加成,但是回复能力真不够看。

PVP:B+,军装属性我是以后期暴雪加强的版本写的,当然个人感觉还是四件套+盗贼的散件比较好一些。

四、塞纳里奥套装(3) 套装:荆棘所造成的伤害提高4点,持续时间延长50%。(5) 套装:使你的法术造成致命一击的概率提高2%。(8) 套装:使你的宁静和飓风的冷却时间减少50%。

T1就已经注定了德鲁伊只有治疗的命运,整个套装没有丝毫的力量和法伤加成,完完全全的治疗装备。而且3件套这个荆棘术的加成是在搞笑吗?德鲁伊也只好默默的被强叉了,你没T1也没办法进军T2啊。对比盗贼和术士,德鲁伊的苦真是一言难尽。

PVE:B+,虽然是治疗的装备,但是实际上套装并不是太优秀。

PVP:D+,你可以考虑用奶来恶心死一些职业,但是你不要指望打死对手。

五、占卜师套装(2) 套装:每5秒回复4点法力值。(3) 套装:使你的精灵之火的效果持续时间提高5秒。(5) 套装:使你的星火术的致命一击概率提高3%。

祖尔格拉布的套装,这个套装我有点儿看不懂。装备属性看起来都是奶德专属,但是5件套偏偏对鸟德是极大的。个人感觉还是如果想玩鸟德就只要拿个项链吧,的几件治疗装还不如T1呢。

六、怒风套装(4) 套装:使你在施法时仍保持15%的法力回复速度。(5) 套装:使你的愈合法术的施法时间减少0.2秒。(8) 套装:使你的回春术的持续时间延长3秒。

T2对于治疗来说属性简直是完美,可以轻松用到NAXX后期。样子也非常好看,牛头人装备起来傻傻可爱。缺点么和T1一样,力量和法伤完全不加,你可以把这个套装看成T1的加强版。

PVE:S-,3件套的回蓝能力非常优秀,其余的加成也谈不上差。

PVP:C-,你可以考虑用奶来恶心死一些职业,但是你不要指望打死对手。

七、督军的圣装/元帅的圣装(2) 套装:+20 耐力。(3) 套装:使你在熊形态、猎豹形态或旅行形态下的移动速度提高15%,只能在户外使用。(6) 套装:+40 攻击强度。

依然是加强版本的军装套,整个套装智力和精神加成非常有限,主要是突出了耐力力量和敏捷。如果真要玩野德的话,军装基本是最佳选择了。能搭配一些T2.5或者以上级别的皮甲散件更加完美,想玩平衡的咕咕又要哭了。但是R14获得难度非常之高,你需要一支非常专业外加优秀的农民团队,还需要大量的身外之物才能获得。

PVE:C,智力加成太少,蓝根本刷不了几次。

PVP:S-,很遗憾,德鲁伊PVP套装没有S+的。虽然R14很强,但是面对NAXX级别的对手非常吃力,所以后期还是要搭配皮甲散件。

八、起源套装(3)套装:防御技能提高15点。(3) 套装:+150 护甲。(5) 套装:复生法术的冷却时间减少10分钟。

T2.5套装的属性非常微妙,完完全全又是一个四不像。3件套属性其实还可以,对PVP和坦克有一定的作用。这5件套属性是什么鬼?有人会穿T2.5洗奶妈?综合来说比较适合鸟德和野德来PVP,但是智力加的也少。可以3件套搭配R14洗野德来PK,但是总感觉缺少一点什么。

PVE:A,硬属性排在这里,虽然是个四不像,但是比T1要好一些。

PVP:S-,可以和R14搭配,弥补蓝的不足,同时三件套的加成不容小觑。

九、梦游者套装(3) 套装:你的回春术每一跳都有一定概率为目标回复60点法力值,8点能量值,或者2点怒气值。(4) 套装:使你的治疗之触、愈合、回春术和宁静的法力消耗值降低3%。(6) 套装:你的愈合法术初始治疗效果和持续的每一跳都可以令目标的生命值上限提高最多50点,效果可重叠最多7次。(8) 套装:治疗之触的极效治疗效果可以使你恢复该法术所消耗法力值的30%。

恐怖的治疗套装,即便是面对地球时代最强治疗的牧师T3套装都不逊色。名字也非常直接,意思就是叫德鲁伊乖乖当治疗算了,不要做梦PVP了。整个套装依然还是力量敏捷法伤不加,完美的治疗套装。所以说德鲁伊有够惨的,三个套装都是治疗加血的,想选个PVP打架都是非常困难。好歹NAXX也是地球时代最难的副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一件治疗装真是有苦说不出。

PVE:S+,我甚至怀疑在治疗方面,德鲁伊的套装比牧师还强。

PVP:B+,虽然一对一没有优势,但是依靠着高护甲和高治疗,你完全可以恶心死一些职业。

以上就是德鲁伊的经典套装点评,可以看到最惨的就是鹌鹑德鲁伊,PVP到哪都不受待见,还要和法系职业抢武器抢装备。

如果服大家要玩德鲁伊,一定要做好长期当奶的心理准备。即便如此,前期五人本德鲁伊作为治疗也是非常痛苦,不过团本德鲁伊地位还行。

本文由网易大神独家提供


难怪股价夯调查7成美国人称亚马逊产品好服务赞

难怪股价夯?调查:7成美国人称亚马逊产品好服务赞

亚马逊(Amazon.com, Inc.)、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4 月 24 日发布新闻稿宣布,即日起丹佛、沙加缅度和圣地牙哥地区的尊荣会员可透过 Prime Now 网站/手机应用软件(App)免费(注:单笔订购金额需超过 35 美元)享有两小时送货到府的服务,可订购的产品为全食超市所销售的新鲜农产品、优质肉类和海鲜、日常主食和其他当地食材。

这项服务(每天上午 8 点至晚上 10 点)是在 2018 年 2 月率先在奥斯丁、辛辛那提、达拉斯和维吉尼亚海滩推出,今年 3 月扩及亚特兰大、旧金山地区。美国目前已有 10 座城市的亚马逊尊荣会员可享有上述服务,今年内预计还将会在美国其他地区发布。单笔订购金额超过 35 美元且加付 7.99 美元的尊荣会员可享有 1 小时内送货到府服务。

斑马技术公司(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4 月 9 日指出,高达 78% 的受访物流公司预期在 2023 年底以前将能提供同日送达服务。调查显示,40% 的受访物流公司认为最迟在 2028 年底即能提供两小时送达服务。

亚马逊创办人暨CEO贝佐斯(Jeff Bezos)在最新一封写给股东的年度信件中提到,尊荣(Prime)会员制在推出 13 年后、全球会员总数已超过 1 亿。

亚马逊预计在 4 月 26 日美国盘后公布 2018 年第一季财报。亚马逊 2 月 1 日预估 2018 年 1-3 月净销售额将年增 34-42% 至 477.5-507.5 亿美元(中间值为 492.5 亿美元),当中大约有 12 亿美元是受惠于有利的汇率走势;营益将介于 3.0-10.0 亿美元之间(中间值为 6.5 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 10.0 亿美元)。

根据 HarrisX 在 2018 年 4 月 12-13 日针对 2,546 名美国成年人所做的线上调查,高达 55% 的受访者认为亚马逊会保护使用者的个人资讯,远胜微软(47%)、Google(44%)、苹果(42%)、YouTube(30%)、LinkedIn(30%)、Facebook(29%)、推特(25%)、Snapchat(23%)。

哪些科技大厂制造好产品或提供好服务?高达 68% 的受访者点名亚马逊,胜过微软(61%)、Google(60%)、苹果(53%)、YouTube(43%)、Facebook(37%)、LinkedIn(34%)、推特(32%)、Snapchat(28%)。

报价系统显示,亚马逊 4 月 23 日下跌 0.63%、收 1,517.86 美元。亚马逊 2017 年上涨 55.96%、连续第 3 年收高,今年迄今上涨 29.79%。

(本文由 MoneyDJ新闻授权转载;首图来源:Flickr/Public.Resource.OrgCC BY 2.0)





谈谈service mesh微服务架构的基础设施服务

谈谈service mesh:微服务架构的基础设施服务

微服务架构的演进

作为一种架构模式,微服务将复杂系统切分为数十乃至上百个小服务,每个服务负责实现一个独立的业务逻辑。这些小服务易于被小型的软件工程师团队所理解和修改,并带来了语言和框架选择灵活性,缩短应用开发上线时间,可根据不同的工作负载和资源要求对服务进行独立缩扩容等优势。

另一方面,当应用被拆分为多个微服务程序后,程序内的方法呼叫变成了了程序间的远端呼叫。引入了对大量服务的连线、管理和监控的复杂性。

该变化带来了分散式系统的一系列问题,例如:

如何找到服务的提供方?如何保证远端方法呼叫的可靠性?如何保证服务呼叫的安全性?如何降低服务呼叫的延迟?如何进行端到端的除错?另外生产部署中的微服务例项也增加了运维的难度,例如:

如何收集大量微服务的效能指标已进行分析?如何在不影响上线业务的情况下对微服务进行升级?如何测试一个微服务丛集部署的容错和稳定性?这些问题涉及到成百上千个服务的通讯、管理、部署、版本、安全、故障转移、策略执行、遥测和监控等,要解决这些微服务架构引入的问题并非易事。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微服务架构的发展过程。在出现服务网格之前,我们最开始在微服务应用程序内理服务之间的通讯逻辑,包括服务发现、熔断、重试、超时、加密、限流等逻辑。

在一个分散式系统中,这部分逻辑比较复杂,为了为微服务应用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层,避免大家重复造轮子,并减少犯错的可能,一般会通过对这部分负责服务通讯的逻辑进行抽象和归纳,形成一个程式码库供各个微服务应用程序使用,如下图所示:

公共的程式码库减少了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工作量,降低了由应用开发人员单独实现微服务通讯逻辑出现错误的概率,但还是存在下述问题:

微服务通讯逻辑对应用开发人员并不透明,应用开发人员需要理解并正确使用程式码库,不能将其全部精力聚焦于业务逻辑。

需要针对不同的语言/框架开发不同的程式码库,反过来会影响微服务应用开发语言 和框架的选择,影响技术选择的灵活性。

随着时间的变化,程式码库会存在不同的版本,不同版本程式码库的相容性和大量执行环境中微服务的升级将成为一个难题。

可以将微服务之间的通讯基础设施层和TCP/IP协议栈进行类比。TCP/IP协议栈为操作系统中的所有应用提供基础通讯服务,但TCP/IP协议栈和应用程序之间并没有紧密的耦合关系,应用只需要使用TCP/IP协议提供的底层通讯功能,并不关心TCP/IP协议的实现,如IP如何进行路由,TCP如何建立连结等。

同样地,微服务应用也不应该需要关注服务发现,Load balancing、Retries、Circuit Breaker等微服务之间通讯的底层细节。如果将为微服务提供通讯服务的这部分逻辑从应用程序程序中抽取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程序进行部署,并将其作为服务间的通讯代理,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架构:

因为通讯代理程序伴随应用程序一起部署,因此形象地把这种部署方式称为“Sidecar”/边车(即三轮摩托的挎斗)。

应用间的所有流量都需要经过代理,由于代理以Sidecar方式和应用部署在同一台主机上,应用和代理之间的通讯可以被认为是可靠的。由代理来负责找到目的服务并负责通讯的可靠性和安全等问题。

当服务大量部署时,随着服务部署的Sidecar代理之间的连线形成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网格,该网格成为了微服务的通讯基础设施层,承载了微服务之间的所有流量,被称之为Service Mesh(服务网格)。

服务网格是一个基础设施层,用于处理服务间通讯。云原生应用有着复杂的服务拓扑,服务网格保证请求可以在这些拓扑中可靠地穿梭。在实际应用当中,服务网格通常是由一系列轻量级的组成的,它们与应用程序部署在一起,但应用程序不需要知道它们的存在。

服务网格中有数量众多的Sidecar代理,如果对每个代理分别进行设定,工作量将非常巨大。为了更方便地对服务网格中的代理进行统一集中控制,在服务网格上增加了控制面元件。

这里我们可以类比SDN的概念,控制面就类似于SDN网管中的,负责路由策略的指定和路由规则下发;资料面类似于SDN网络中交换机,负责资料包的转发。

由于微服务的所有通讯都由服务网格基础设施层提供,通过控制面板和资料面板的配合,可以对这些通讯进行监控、托管和控制,以实现微服务灰度释出,呼叫分散式追踪,故障注入模拟测试,动态路由规则,微服务闭环控制等管控功能。

Istio服务网格

Istio是一个Service Mesh开源专案,是Google继Kubernetes之后的又一力作,主要参与的公司包括Google,IBM和Lyft。

凭借Kubernetes良好的架构设计及其强大的扩充套件性,Google围绕Kubernetes打造一个生态系统。Kubernetes用于微服务的编排(编排是英文Orchestration的直译,用大白话说就是描述一组微服务之间的关联关系,并负责微服务的部署、终止、升级、缩扩容等)。其向下用CNI(容器网络界面),CRI(容器执行时界面)标准界面可以对接不同的网络和容器执行时实现,提供微服务执行的基础设施。向上则用Istio提供了微服务治理功能。

由下图可见,Istio补充了Kubernetes生态圈的重要一环,是Google的微服务版图里一个里程碑式的扩张。

Google借Istio的力量推动微服务治理的事实标准,对Google自身的产品Google Cloud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其他的云服务厂商,如Redhat、Pivotal、Nginx、Buoyant等看到大势所趋,也纷纷跟进,宣布自身产品和Istio进行整合,以避免自己被落下,丢失其中的市场机会。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对于云原生应用而言,采用Kubernetes进行服务部署和丛集管理,采用Istio处理服务通讯和治理,将成为微服务应用的标准配置。

Istio服务包括网格由资料面和控制面两部分。

资料面由一组智慧代理(Envoy)组成,代理部署为边车,调解和控制微服务之间所有的网络通讯。

控制面负责管理和配置代理来路由流量,以及在执行时执行策略。

Istio控制面

Istio控制面板包括3个元件:Pilot、Mixer和Istio-Auth。

Pilot

Pilot维护了网格中的服务的标准模型,这个标准模型是独立于各种底层平台的。Pilot通过界面卡和各底层平台对接,以填充此标准模型。

例如Pilot中的Kubernetes界面过Kubernetes API服务器得到Kubernetes中Pod注册资讯的更改,入口资源以及储存流量管理规则等资讯,然后将该资料被翻译为标准模型提供给Pilot使用。通过界面卡模式,Pilot还可以从Mesos、Cloud Foundry、Consul中获取服务资讯,也可以开发界面卡将其他提供服务发现的元件整合到Pilot中。

除此以外,Pilo还定义了一套和资料面通讯的标准API,API提供的界面内容包括服务发现 、负载均衡池和路由表的动态更新。通过该标准API将控制面和资料面进行了解耦,简化了设计并提升了跨平台的可移植性。基于该标准API已经实现了多种Sidecar代理和Istio的整合,除Istio目前整合的Envoy外,还可以和Linkerd、Nginmesh等第三方通讯代理进行整合,也可以基于该API自己编写Sidecar实现。

Pilot还定义了一套DSL(Domain Specific Language)语言,DSL语言提供了面向业务的高层抽象,可以被运维人员理解和使用。运维人员使用该DSL定义流量规则并下发到Pilot,这些规则被Pilot翻译成资料面的配置,再通过标准API分发到Envoy例项,可以在执行期对微服务的流量进行控制和调整。

Mixer

在微服务应用中,通常需要部署一些基础的后端公共服务以用于支撑业务功能。这些基础设施包括策略类如访问控制,配额管理;以及遥测报告如APM、日志等。微服务应用和这些后端支撑系统之间一般是直接整合的,这导致了应用和基础设定之间的紧密耦合,如果因为运维原因需要对基础设定进行升级或者改动,则需要修改各个微服务的应用程序码,反之亦然。

为了解决该问题,Mixer在应用程序程式码和基础架构后端之间引入了一个通用中间层。该中间层解耦了应用和后端基础设施,应用程序程式码不再将应用程序程式码与特定后端整合在一起,而是与Mixer进行相当简单的整合,然后Mixer负责与后端系统连线。

Mixer主要提供了三个核心功能

前提条件检查。允许服务在响应来自服务消费者的传入请求之前验证一些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可以包括服务使用者是否被正确认证,是否在服务的白名单上,是否通过ACL检查等等。

配额管理。 使服务能够在分配和释放多个维度上的配额,配额这一简单的资源管理工具可以在服务消费者对有限资源发生争用时,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手段)。Rate Limiting就是配额的一个例子。

遥测报告。使服务能够上报日志和监控。在未来,它还将启用针对服务运营商以及服务消费者的跟踪和计费流。

Mixer的架构如图所示:

首先,Sidecar会从每一次请求中收集相关资讯,如请求的路径,时间,源IP,目地服务,tracing头,日志等,并请这些属性上报给Mixer。Mixer和后端服务之间是通过界面卡进行连线的,Mixer将Sidecar上报的内容通过界面卡传送给后端服务。

由于Sidecar只和Mixer进行对接,和后端服务之间并没有耦合,因此使用Mixer界面卡机制可以接入不同的后端服务,而不需要修改应用的程式码,例如通过不同的Mixer界面卡,可以把Metrics收集到Prometheus或者InfluxDB,甚至可以在不停止应用服务的情况下动态切换后台服务。

其次,Sidecar在进行每次请求处理时会通过Mixer进行策略判断,并根据Mixer返回的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处理该次呼叫。通过该方式,Mixer将策略决策移出应用层,使运维人员可以在执行期对策略进行配置,动态控制应用的行为,提高了策略控制的灵活性。例如可以配置每个微服务应用的访问白名单,不同客户端的Rate limiting,等等。

逻辑上微服务之间的每一次请求呼叫都会经过两次Mixer的处理:呼叫前进行策略判断,呼叫后进行遥测资料收集。Istio采用了一些机制来避免Mixer的处理影响Envoy的转发效率。

从上图可以看到,Istio在Envoy中增加了一个Mixer Filter,该Filter和控制面的Mixer元件进行通讯,完成策略控制和遥测资料收集功能。Mixer Filter中储存有策略判断所需的资料快取,因此大部分策略判断在Envoy中就处理了,不需要传送请求到Mixer。另外Envoy收集到的遥测资料会先储存在Envoy的快取中,每隔一段时间再通过批量的方式上报到Mixer。

Auth

Istio支援双向SSL认证(Mutual SSL Authentication)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以提供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

认证

Istio提供了一个内部的CA(证书机构),该CA为每个服务颁发证书,提供服务间访问的双向SSL身份认证,并进行通讯加密,其架构如下图所示:

其工作机制如下:

部署时:

CAKubernetes API Server,为丛集中的每一个Service Account建立一对金钥和证书,并发送给Kubernetes API Server。注意这里不是为每个服务生成一个证书,而是为每个Service Account生成一个证书。Service Account和Kubernetes中部署的服务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Service Account被储存在证书的SAN(Subject Alternative Name)字段中。

当Pod建立时,Kubernetes根据该Pod关联的Service Account将金钥和证书以Kubernetes Secrets资源的方式载入为Pod的Volume,以供Envoy使用。

Pilot生成资料面的配置,包括Envoy需使用的金钥和证书资讯,以及哪个Service Account可以允许执行哪些服务,下发到Envoy。

备注:如果是虚机环境,则采用一个Node Agent生成金钥,向Istio CA申请证书,然后将证书传递给Envoy。

执行时:

服务客户端的出站请求被Envoy接管。

客户端的Envoy和服务端的Envoy开始双向SSL握手。在握手阶段,客户端Envoy会验证服务端Envoy证书中的Service Account有没有许可权执行该请求的服务,如没有许可权,则认为服务端不可信,不能建立连结。

当加密TSL连结建立好后,请求资料被发送到服务端的Envoy,然后被Envoy通过一个本地的TCP连结传送到服务中。

鉴权

Istio“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提供了名称空间、服务、方法三个不同大小粒度的服务访问许可权控制。其架构如下图所示:

管理人员可以定制访问控制的安全策略,这些安全策略储存在Istio Config Store中。 Istio RBAC Engine从Config Store中获取安全策略,根据安全策略对客户端发起的请求进行判断,并返回鉴权结果(允许或者禁止)。

Istio RBAC Engine目前被实现为一个Mixer Adapter,因此其可以从Mixer传递过来的上下文中获取到访问请求者的身份(Subject)和操作请求(Action),并通过Mixer对访问请求进行策略控制,允许或者禁止某一次请求。

Istio Policy中包含两个基本概念

ServiceRole,定义一个角色,并为该角色指定对网格中服务的访问许可权。指定角色访问许可权时可以在名称空间,服务,方法的不同粒度进行设定。

ServiceRoleBinding,将角色系结到一个Subject,可以是一个使用者,一组使用者或者一个服务。

Istio资料面

Istio资料面以“边车”(Sidecar)的方式和微服务一起部署,为微服务提供安全、快速、可靠的服务间通讯。由于Istio的控制面和资料面以标准界面进行互动,因此资料可以有多种实现,Istio预设使用了Envoy代理的扩充套件版本。

Envoy是以C++开发的高效能代理,用于调解服务网格中所有服务的所有入站和出站流量。Envoy的许多内建功能被Istio发扬光大,例如动态服务发现、负载均衡、TLS加密、HTTP/2 & gRPC代理、熔断器、路由规则、故障注入和遥测等。

Istio资料面支援的特性如下:

备注:Outbound特性是指服务请求侧的Sidecar提供的功能特性,而Inbound特性是指服务提供侧Sidecar提供的功能特性。一些特性如遥测和分散式跟踪需要两侧的Sidecar都提供支援;而另一些特性则只需要在一侧提供,例如鉴权只需要在服务提供侧提供,重试只需要在请求侧提供。

典型应用场景

Istio服务管控包括下列的典型应用场景

1.分散式呼叫追踪

在微服务架构中,业务的呼叫链非常复杂,一个来自使用者的请求可能涉及到几十个服务的协同处理。因此需要一个跟踪系统来记录和分析同一次请求在整个呼叫链上的相关事件,从而帮助研发和运维人员分析系统瓶颈,快速定位异常和优化呼叫链路。

Istio通过在Envoy代理上收集呼叫相关资料,实现了对应用无侵入的分散式呼叫跟踪分析。 Istio实现分散式呼叫追踪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Envoy收集一个端到端呼叫中的各个分段的资料,并将这些呼叫追踪资讯传送给Mixer,Mixer Adapter将追踪资讯传送给相应的服务后端进行处理。整个呼叫追踪资讯的生成流程不需要应用程序介入,因此不需要将分散式跟踪相关程式码注入到应用程序中。

注意:应用仍需要在进行出口呼叫时将收到的入口请求中tracing相关的header转发出去,传递给呼叫链中下一个边车进行处理。

2.度量收集

Istio 实现度量收集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Envoy收集指标相关的原始资料,如请求的服务、HTTP状态码、呼叫时延等,这些收集到的指标资料被送到Mixer,通过Mixer Adapters将指标资讯转换后传送到后端的监控系统中。由于Mixer使用了外挂机制,后端监控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在执行期进行动态切换。

如果你们想提升自己的技术,想学习以上的技术要点,你们可以加群获取,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一个交流学习群:575745314 里面会分享一些资深架构师录制的视讯录影:有Spring,MyBatis,Netty源代码分析,高并发、高效能、分散式、微服务架构的原理,JVM效能优化这些成为架构师必备的知识体系。还能领取免费的学习资源,目前受益良多。

3.灰度释出

当应用上线以后,运维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能够在不影响已上线业务的情况下进行升级。无论进行了多么完善的测试,都无法保证线下测试时发现所有潜在故障。在无法百分百避免版本升级故障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一种方式进行可控的版本释出,把故障影响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可以快速回退。

可以通过灰度释出(又名金丝雀释出)来实现业务从老版本到新版本的平滑过渡,并避免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使用者造成的影响。

Istio通过高度的抽象和良好的设计采用一致的方式实现了灰度释出。在释出新版本后,运维人员可以通过定制路由规则将特定的流量(如具有指定特征的测试使用者)汇入新版本服务中以进行测试。通过渐进受控地向新版本汇入生产流量,可以最小化升级中出现的故障对使用者的影响。

采用Istio进行灰度释出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首先,通过部署新版本的服务,并将通过路由规则将金丝雀使用者的流量汇入到新版本服务中。

测试稳定后,使用路由规则将生产流量逐渐汇入到新版本系统中,如按5%、10%、50%、80%逐渐汇入。

如果新版本工作正常,则最后将所有流量汇入到新版本服务中,并将老版本服务下线;如中间出现问题,则可以将流量重新导回老版本,在新版本中修复故障后采用该流程重新发布。

4.断路器

在微服务架构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服务单元,若一个服务出现故障,就会因依赖关系形成故障蔓延,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这样的架构相较传统架构就更加的不稳定。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因此产生了断路器模式。

断路器模式指,在某个服务发生故障时,断路器的故障监控向呼叫放返回一个及时的错误响应,而不是长时间的等待。这样就不会使得呼叫执行绪因呼叫故障被长时间占用,从而避免了故障在整个系统中的蔓延。

Istio的断路器还支援配置最大连结数,最大待处理请求数,最大请求数,每连结最大请求数,重试次数等引数。当达到设定的最大请求数后,新发起的请求会被Envoy直接拒绝。

5.故障注入

对于一个大型微服务应用而言,系统的健壮性非常重要。在微服务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服务例项,当部分服务例项出现问题时,微服务应用需要具有较高的容错性,通过重试、断路、自愈等手段保证系统能够继续对外正常提供服务。因此在应用释出到生产系统强需要对系统进行充分的健壮性测试。

对微服务应用进行健壮性测试的一个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对系统故障进行模拟。在一个部署了成百上千微服务的测试环境中,如果想通过对应用,主机或者交换机进行设定来模拟微服务之间的通讯故障是非常困难的。

Istio通过服务网格承载了微服务之间的通讯流量,因此可以在网格中通过规则进行故障注入,模拟部分微服务出现故障的情况,对整个应用的健壮性进行测试。

总结

服务网格为微服务提供了一个对应用程序透明的安全、可靠的通讯基础设施层。采用服务网格后,微服务应用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解决业务领域问题,将一些通用问题交给服务网格处理。采用服务网格后,避免了程式码库带来的依赖,可以充分发挥微服务的异构优势,开发团队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开发人员能力自由选择技术栈。

Istio具有良好的架构设计,提供了强大的二次开发扩充套件性和使用者定制能力。虽然Istio目前还处于beta阶段,但已经获得众多知名公司和产品的支援,是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开源服务网格开源专案。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尽请关注,后续更精彩。


MAONO闪克PD300X千元以内最强性能动圈麦克风

在短视频直播蓬勃兴起之际,麦克风市场迎来重大发展契机。国产麦克风品牌乘势聚焦研发、弯道超车,使专业级麦克风品质步入千元档,为普通创作者递上专业设备 “入场券”。MAONO 闪克在激烈竞争中,凭借深厚技术积累与无畏创新意识迅速崛起,迅速崛起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互联网麦克风品牌【注释1】,于高端音频领域举足轻重,旗下多场景设备广受青睐。

2024 年 12 月 3 日,其推首款 “专业调音”麦克风—— PD300X 动圈麦克风,凭借卓越性能与自研 Maono Link 软件脱颖而出,成为千元以内最强性能麦克风,也是高性价比麦克风,重塑行业标杆,成音频创作领域圭臬,领航行业革新征程。

高规格采样铸就极致音质还原

PD300X 麦克风的核心魅力源自其超凡音质,它率先实现 192KHz/24Bit 超高清采样,这样的采样率级别通常只应用于专业音频制作领域,比如:母带制作、电影声音的制作。市面上能达到这个采样率级别的产品例如索尼,价格均在八千左右。

在专业音频制作领域,此采样规格对音频波形的捕捉精度达常见44.1KHz 采样率的五倍,能够丝丝入扣地还原声音的原始细节与动态范围,为专业创作者呈上无可挑剔的音质基石。

降噪,静享纯净声域的护盾

在专业音频制作领域,PD300X 麦克风仰赖降噪矩阵精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纯净声域防线。其动圈结构借助电磁感应原理精准拾音,以与生俱来的降噪特质于声源处强力抵御环境噪扰。咪头声学滤波机制随即精准运作筛除机身微动噪声,确保录入音频纯正无杂,稳固专业音频制作的细节精度。同时金属外壳以独特材质与精心设计的结构布局,构建强有效的电磁屏蔽,强势遏制电流噪波及 “吱吱” 声,捍卫音频传输纯净信道,保障录制进程稳定无扰。而特制防震支架运用精妙物理设计,在复杂环境中精准消解微震干扰,稳固麦克风收音状态,确保音频输出平稳连贯,强化专业音频创作所需的稳定性要素。

需知,硬件构造易仿,然Maono闪克独家的软件算法调校,方为品牌屹立音频巅峰之核心要素之一。自研的Maono Link 软件深度融合前沿数字降噪算法,精准剖析多元场景噪音频谱,智能生成反向抵消声波,与硬件协同发力,在直播、录音、户外等多样环境精准降噪,为创作者筑牢纯净声学环境根基,助力创作传世音频佳作,推动专业音频制作迈向更高水准。

软件深度融合,创新智能交互体验

在高端专业音频领域,卓越品质的塑造绝非单一要素之功,唯有软件与硬件深度融合、协同增效,方能铸就超凡音频体验的坚固壁垒。Maono闪克产品负责人曾经说过,这几年麦克风领域一直在卷外观和降噪这些单一的性能,单纯的硬件产品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maono闪克的产品的目标更是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畅销全球153个国家就是最好的证明。其自研的Maono Link 软件作为 MAONO 闪克品牌的智慧结晶和软件端核心驱动力,深度嵌入 PD300X 生态,全方位重塑音频创作体验,稳固 MAONO 闪克在高端音频领域的领衔地位。

一键切换场景预设功能依托先进声学建模技术,即时适配多元创作场景,一键激活专业声学方案,大幅提升创作效率与专业品质。让播客、直播、游戏等多个场景用户可以直接优化声音,而不需要再做过多的后期处理,用起来更简单,声音更好听!图形化 EQ 功能依托精密参量均衡算法与可视化交互界面,赋予用户精准雕琢声音频谱之力,实现个性化音色定制,让一直受复杂的调音软件困扰的海外用户看到Maono Link 化繁为简的操作方式都惊呆了。

精湛工艺演绎经典与现代美学交融

PD300X 外观设计萃取电台麦克风经典元素与现代审美精髓,线条流畅、弧度优雅,完美融入各类环境,彰显专业气场。选材严苛,研发团队于 600 余种合金配方中严苛甄别,经反复锤炼打磨,锚定独家合金配方,赋予机身耐用、坚固与非凡质感。

制作工艺更是登峰造极,金属机身历经 14 道压铸打磨工序,微米级精度把控成就喷砂金属质感,如艺术臻品,镌刻着 MAONO 闪克对高端品质的执着坚守、对音频艺术的崇高敬意与追求。

品牌进阶之路:技术创新与品质坚守

MAONO 闪克始终坚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之以恒深耕研发领域,凭借科技创新引擎持续发力,驱动旗下产品迭代更新、升级进化。以 PD300X 麦克风为代表,从原料严选、软硬结合、精密组装至质量检测,全流程严守行业高标准,全方位护航用户体验,驱动品牌在高端麦克风及音频设备市场稳健发展,引领行业品质与创新迈向新高度。

【注释1】数据来源:尚普咨询集团,对比全球范围内各品牌互联网麦克风销售量(以套计),得出:闪克,互联网麦克风全球销量第一;互联网麦克风指采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专业录音、直播、游戏、短视频等互联网场景,进行互联网内容创作并通过线上平台销售的麦克风产品。统计时间: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本证明于2024年11月完成调研。


黄牛国行版iPhone 6S售价暴降

黄牛!国行版iPhone 6S售价暴降

上市短短三周不到,国行iPhone 6S的价格就跌破了5000元,这在此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除了苏宁易购之外,一号店现在也对iPhone 6S进行降价促销,除了玫瑰金版之外,土豪金、深空灰和东北银16GB版均给出了4988元的低价,比苏宁易购的还要便宜一点点。

这已经不是一号店第一次这么干了,早在iPhone 6S上市首周,一号店就把16GB版给出了5188元的低价,比官方价便宜了100元。

尽管淘宝上目前有4800元左右的国行iPhone 6S,但相对来说一号店和苏宁易购的货源更值得信赖一些,至少售后相比淘宝来说有点保障。

当然,如果你有渠道的话,还是更推荐美版无锁iPhone 6S(全网通),16GB版折合人民币只有4100元,有把握海淘不被税,或者可以人肉背回来的话,这是最佳选择。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特辑20题答案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特辑20题答案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2020年11月16日,共青团中央推出新一期的青年大学习特辑,这期的主题是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共有20道题目,下面小编分享青年大学习特辑(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答案。

青年大学习特辑(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答案:

第1题答案:B

第2题答案:A

第3题答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4题答案:D

第5题答案:C

第6题答案:D

第7题答案:D

第8题答案:AC

第9题答案:BC

第10题答案:ABCD

第11题答案:ABCD

第12题答案:AC

第13题答案:ABCD

第14题答案:AC

第15题答案:A

第16题答案:A

第17题答案:A

第18题答案:B

第19题答案:C

第20题答案:ABCD

以上就是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特辑(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答案分享。

责任编辑:曾少林


联想百应智能体助力中小企业AI转型能否迎来新机遇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下,中小企业如何利用这一波技术浪潮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成为了当前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的“毛细血管”,对于支持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数字化和AI转型的道路上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技术理解不足、成本限制以及部署和管理的高难度,是中小企业在AI转型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寻找中小企业拥抱AI并实现降本增效、开源增收的可行路径,36氪WISE2024商业之王大会先导直播间近期邀请了联想中国区中小企业方案服务事业部总经理魏东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魏东在直播中分享了联想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他指出,AI不仅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技术升级的机会,更是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增长的关键。通过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中小企业可以利用AI技术实现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升和收入的增加。然而,这一过程并非易事,需要大型企业的支持和帮扶。

魏东表示,联想自身也是从中小企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痛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为了助力中小企业更好地实现数字化和AI转型,联想于2017年成立了联想百应,并搭建了一个专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IT服务的平台。该平台将中小企业、供应商和服务商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供需的高效对接,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联想百应平台自成立以来,已经服务了超过40万户中小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全新升级的联想百应智能体,更是覆盖了IT服务、协同办公以及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支持。魏东强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IT智能体首先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即解决“痒点”,然后要好用,解决“痛点”,并且好的智能体还需要不断迭代和完善。

在直播中,魏东还提到了中小企业在数字化和AI转型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目标:开源节流和降本增效。他认为,这是IT服务智能体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联想百应IT服务智能体的发展方向。通过联想百应智能体的支持,中小企业可以更加轻松地拥抱AI,扫清发展道路上的难点和痛点,从而专注于核心业务,实现更大的价值。

据悉,联想百应智能体将于11月28日的36氪WISE 2024商业之王大会上正式发布。目前,该平台已经开放注册,并提供了免费权益,旨在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加速AI转型,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睿蓝8东南亚首发全能大七座纯电MPV能否引领海外新能源风尚

近日,睿蓝汽车旗下的全新车型睿蓝8在国内广州车展成功上市后,其海外版车型也在印尼雅加达迎来了首发亮相,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作为睿蓝汽车的首款全球车型,睿蓝8被定位为一款集安全、空间、续航、智能化于一身的全能大七座纯电MPV,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出行选择。

睿蓝8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卓越的产品性能,吸引了众多海外消费者的目光。其外观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前脸部分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展现出一种刚中带柔的美感,彰显了高端出行的风范。作为一款七座长续航纯电MPV,睿蓝8在同级别车型中独树一帜,采用了2/2/3座椅布局,为乘客提供了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

在车身尺寸方面,睿蓝8拥有4812mm*1909mm*1699mm的车身尺寸和2807mm的超长轴距,驾乘空间高达1798L,即使在满载情况下,行李箱空间仍能达到459L,满足家庭出游和长途旅行的各种储物需求。睿蓝8的第二排采用了两个独立行政座椅设计,不仅乘坐舒适度优异,还方便第三排乘客进出,进一步提升了乘坐体验。

针对海外用户普遍关心的续航问题,睿蓝8配备了50.4kWh和64.74kWh的大容量电池,并通过多项先进技术,如液体黄金轮胎、行业领先低滚阻设计以及吉利平台低能耗制动器等,大幅提升车辆续航里程,最高续航里程可达530km,有效缓解了海外用户的续航焦虑。

睿蓝8的成功亮相,不仅为印尼消费者带来了家庭、商务多场景出行的新选择,也展示了睿蓝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实力和技术成果。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睿蓝汽车自2022年起便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为全球用户提供极具“质价比”的新能源车。

目前,睿蓝汽车已在东南亚、中东、东欧、拉美等海外区域布局了17个市场,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睿蓝汽车还与印尼的ALETRA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建设睿蓝汽车在印尼的首个研发设施,加速与印尼汽车产业的互嵌共融,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化、高效能、低碳环保的出行新选择,共同推动印尼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开箱评测Star21智能健康手环开启健康

【开箱评测】Star.21智能健康手环,开启健康“…

智能手环现在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而现在市面上有两种,一种是比较贵的Fitbit、Jawbone 等,他们的功能做的真的很好,数据统计很完善,但是我们发现很多用户包括我们自己去体验都有一样的感受:这些手环的功能体验都做到很好了,可是用户每天都只是查看这些手环帮用户统计的数据。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健康追踪设备虽然体验很好,但是还是很容易就被用户厌烦了,无法长期坚持使用。Star.21则走出了不同的路子。

产品包装:

设计理念:

Star.21是一款基于“21天效应”而研发的智能手环,能够为用户提供行动指导,帮助用户在 21 天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谓的“21天效应”,是指一个人要养成某个习惯需要21天,21天里每天重复地完成某件事情或行为后,该行为将会成为这个人的基础习惯。为了令枯燥乏味的21天的机械重复变成了一件让用户乐于接受的体验,Star.21设计了趣味盎然的“星旅”,让用户充分体验闯关的乐趣中,培养自己健康的生活习惯。

外观设计:

为让消费者能够长时间配戴,OAXIS在Star.21的外观设计下了许多苦工,如采用特殊设计的抗敏感TPU材质,加上重量仅有只有18g,最薄之处仅有1.8mm,即便24小时携带也不会有任何负担。利用蓝牙与手机串连,搭配独家开发的操作接口,可实时监测运动量及夜间睡眠质量,甚至提醒消费者规律的作息。由21颗灯组成的屏幕,表面采用钻石切割设计,加上亮起的灯光,犹如夜空中的繁星,在光线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市场上运动手环常见的运动量竞争模式中(Leader Board机制),累积步数或行走距离的排行虽然看似有趣,但能否养成长久的运动习惯却是个问号;Star.21则是以提倡「运动均衡」的概念出发,利用21天为周期,让使用者在APP中以完成游戏关卡的方式独自养成运动习惯,并创造均衡的生活方式。OAXIS Star.21就能提供全天候追踪、热量消耗监控、睡眠质量监测、可视化数据分析报表、目标系统、无声闹钟、自动同步与 7 天数据保存等功能。OAXIS Star.21具备 IP67 防尘、防水能力,能提供超过 10 天的待机时间,但手环的核心与表带并不能分离,消费者无法自行更换表带。

软件界面:

和所有手环一样,第一次进入软件界面会让你填写很详细的个人信息,身高,体重,步长等等,然后继续进入会让你注册。

之后就自动和星环链接上了,第一次戴可以看到是没有数据的,小提示上写运动1000步以上才能那个开启健康之旅,估计是刚开始戴要做一个算法的测试吧。可以看到首页是由六个菱形组成的,和星环上的设计遥相呼应,界面比较清爽,颜色搭配也显得很有活力。佩戴一段时间后再次同步只需打开手机蓝牙并点击右上角那个类似回形针的按钮即可,连接非常快,测试手机(iPhone5)没有出现任何连接上的问题,并且连接按钮那里弹出了一个设备型号和距离指数,感觉还蛮有意思的.然后回到主界面发现主界面自动弹出了温馨提示,这些小细节让你觉得app与你有了一些互动的感觉,还是不错的。点击左上角的更多按钮,出现的就是右图那些按钮列表。所有的设置方面的操作都集中在这里了:

由于时间关系,来不及详细测试睡眠方面的情况还请见谅,下次有时间再补上。下图是点击目标后出来的界面,可以在这里设置每天的步数以及消耗卡路里的目标,这个4700步是app在我佩戴星环一段时间后自动给出的建议目标值。

星旅里面一共有21个小目标,这里正是对应了Star.21手环的核心理念,利用Star.21的app来引导我们用21天完成21个小目标来改变以前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如睡眠晚,不运动等等。我认为这正是Star.21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地方,Star.21不同于其他各类手环的一个区别。当我们身边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手环的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我们最开始佩戴手环的初衷,我们不是要通过手环来改变我们都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么。

经过这段时间的仔细开箱,佩戴,试用Star.21星环,我认为整体上这款手环还是不错的,相较其他手环,Star.21有了一个明确的主题,在同质化严重的手环界给出了一些新意。但是由于是刚刚上市的手环或多或少还会有那么一些小问题,例如说明书不够清晰明了,手环接口处的设计还有待改进等等。如果你也认同Star.21的核心理念,通过21天21个目标来养成你个人的好习惯,那么这款Star.21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和我一样选择Star.21:http://www.pozible.com/project/183785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